【真假妻子】
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
2024年1月29明朝万历年间,徽州府休宁县荪田乡有个姓姚的人家,生了一个女儿,名叫滴珠,年纪才十六岁,生得如花似玉,美冠一方。

父母两人都健在,家中又很有钱,对滴珠非常宝贝,娇养过度古代的女子到了十六岁,便是出嫁的年龄了。父母便托了个媒婆,找了个邻县屯溪乡的大户人家潘甲给她作丈夫。

媒婆是古代一种很特殊的职业,她们一定要把双方的亲事说成了,才能拿到赏金。所以,她们经常把丑汉说成美男子,把穷光蛋说成是大富豪。

这屯溪乡的潘氏,虽然是大户人家,却是个破落户,家道艰难,外面好看,内里却很困难,男人须要外出经商谋生,女人须要补浆洗,挑水做饭,没有一个可以吃闲饭过子的了。

这个潘甲,虽然也是个秀才,样貌也长得不错,但是,因为家境所迫,早已弃儒为商了。

潘甲的父母对待媳妇又很狠毒,动不动出口大骂,毫不留情面。

滴珠的父母误听媒婆之言,以为潘家是户好人家,把一块心头嫁了过来。

滴珠和潘甲两个人,少年夫,倒也。只是滴珠看见公婆这般暴戾,家庭又贫困,心中很是失望,经常偷偷掩面泪。

潘甲也晓得她的意思,只好用一些好话来安她。

婚后才两个月,潘父就向儿子发了火道:「瞧你们这样你贪我,夫相对,难道想白白坐着过一世?怎么不出去做生意?」潘甲无可奈何,只好跟子滴珠说了父亲的命令,两人抱头痛哭一场。

第二天,潘父就儿子出外经商去了。

滴珠独自一个人,更加凄惶,不知如何是好?她是个自幼娇养的女儿,又是个新来的媳妇,在潘家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,终闷闷不乐。

潘父潘母看见媳妇这般模样,更加生气,经常破口大骂:「这女人大概是想姘头,得了相思病了!」滴珠本来在父母身边是如珠似玉,哪里受过这种辱骂?当下也不敢回话,只好忍着气,哽哽咽咽地跑回房中,躲在自己被窝中偷哭一场。

有一天,滴珠起迟了一些,公婆的早饭也拖延了,潘父立刻开口大骂:「这样好吃懒做的妇,睡到太股才起来!看她这般自由自在的样子,除非是去做娼,倚门卖俏,勾搭嫖客,才会有这样快活的样子,如果是正经人家,不会这样的!」滴珠听了,大哭一场。到了夜里睡不看,越想越气恼:「这个老浑蛋这样骂我,太没道理了。我一定要跑回家去告诉爹娘,前来跟他讨个公道。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在家多住几天,省得在此气恼。」滴珠想好了计策,第二天一早起来,来不及梳洗,将一条罗帕兜头包住了,一口气跑到渡口。

这时候天气很早,渡口一个人也没有。也是姚滴珠倒霉,偏偏碰上了汪锡。

这个汪锡是个专门不做好事的光,这从溪中撑了竹筏子来到渡口,一眼望见了个花朵般年青的女人,独自岸边,又且头不梳妆,面泪痕,他便觉得有些古怪。

「小娘子,你要渡溪吗?」

「正要过去。」

「这样早,没有别的筏子了,你上我的筏子上来。」他一边叫着:「小心,小心!」一边伸出手去接滴珠上筏。

滴珠上了筏,汪锡一篙撑开,撑到一个僻静去处,问道:「小娘子,你是何等人家?独自一个要到哪里去?」滴珠道:「我自要到荪田娘家去。你只送我到渡口上岸,我自认得路,管我别的事做甚么?」汪锡道:「我看娘子头不梳,面不洗,泪眼汪汪,独身自走,必有跷蹊的事,说得明白,才好渡你。」滴珠一看筏子倚在水中央不动,心里又急着要回家去,只好把丈夫不在家,自己如何受气的事,一边说,一边哭,说了一遍。

下一页
【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】
【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】
【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】
【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】

大家在追读